新能源時代的汽車設計應該是什么樣的?

2023-01-12 15:12:14

來源:

12

2023年01月

身處以新能源為標志的技術新時代,每個人都敏銳地察覺到變革帶來的社會、生活巨變。
 
 

身處以新能源為標志的技術新時代,每個人都敏銳地察覺到變革帶來的社會、生活巨變。

 

設計師是最先感受到變化的人之一,并且,正是通過他們的打磨,產品才被決定以什么樣的方法傳遞到用戶手中,并被體驗。從按鍵機到只有一塊屏幕的智能機,從發動機的轟轟嗡鳴到電機電流滋滋搏動,你的感官接受的一切刺激,大多來源于設計的巧思。

 

在這一輪革新中,設計師到底是怎么思考新能源時代的汽車設計,又怎么樣把這些新的感受帶給用戶的呢?我們將以Hyper GT 為例,通過六個問題進行解答。

 

 

在設計師心中,燃油時代最經典的汽車設計是什么樣的,

有哪些東西是值得參考和保留的?

 

GAC DESIGN:我們認為是跑車。

 

有一些跑車已經傳承到第五代、第六代,但是它的精神還是傳承了下來,甚至轉移到同品牌的新能源車上,以至于新能源車同樣具有跑車的簡潔感、運動感。

 

運動意味著速度,保留跑車的速度感,也保留了駕駛員心中那份激情。

 

設計燃油車和新能源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?挑戰是什么?

 

GAC DESIGN:從整個時代的發展來看,設計的邏輯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。

 

受限于技術,以往的設計無用的東西占據體量大,而現在的設計則要求少而精。以移動通訊終端舉例,以前的大哥大體積巨大,按鍵、聽筒都一板一眼,現在的智能手機設計的發展就是不斷壓縮功能,刪繁就簡,最終把一切都壓縮在一塊屏幕上。

 

而在汽車行業,新能源的技術進步帶來了兩個方面的變化。第一是環保,雙碳戰略倡導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,未來將對汽車的材料工藝、動力形式、氣動性能有更高要求。第二是智能,AION把AI作為品牌基石之一,需要我們在功能和設計都表現出科技感,全方位提升用戶體驗。

 

我們現在做汽車設計,就是要結合這兩股趨勢潮流,再不斷進行設計上的創新。

 

 

面對這一挑戰,我們已經有了一定的成果,此前指導概念車 TIME 設計的設計語言「引刃入水」彰顯了新能源時代高端豪華車型的優雅浪漫,是我們的新設計宣言。

 

 

不止于此,我們還在此基礎上不斷探索,為「水」注入速度感,以風鑄水,形成了進化后的設計語言「風生水起」,并運用在 Hyper GT 上。

 

 

「新能源感」是個很玄妙的詞,它聽起來好像很虛,在設計師心中也是如此嗎?還是有所特指?

 

 

GAC DESIGN:設計師就是要把虛的東西變成能夠讓用戶體驗到的實際的效果。

 

通過對用戶的理解和以往積累的經驗,我們總結出來「新能源感」就是追求極致,極大、極小、極集成、極簡,這也將是一種審美趨勢,而且在功能上也將更加集中。

 

 

也許未來新能源車最好的展現方式就是一枚水滴,不僅造型上非常獨特、極致,功能更是極度集中,平常狀態它就是一枚完整的金屬水滴,用戶需要格柵,水滴頭部就翻轉出格柵,需要車門,水滴兩側就翻轉出車門,需要什么就變出什么。

 

極同樣體現于氣動性能。在液鈦金屬水滴的形體上,我們與空氣動力學團隊聯合調校降低風阻,塑造更加簡潔一體化的車身。最終,Hyper GT的風阻系數僅為0.19XCd,成為全球最低風阻量產車!

 

這個想法聽起來很科幻,真的能夠實現嗎?

 

GAC DESIGN:當然,秉持著追求極致的理念,我們設計了 Hpyer GT ,主要通過四個方面把新能源感貫穿整車,更把造型和功能相結合,氣動性融入性感的新能源形體語言中,達到形體和性能的最優解,形成這種「科幻」的效果。

 

 

 |立  意

 

我們認為新能源的極致一定會給人一種陌生感,Hpyer GT 就像一塊原石被打磨成液態金屬,和原來尖銳的線條區別開。更形象一點就是《機器人總動員》里的 EVA,她圓潤、親和的外表下充滿神秘。

 

 

 

 |設  計

 

傳統經典的跑車由于發動機布置,占據了車頭的空間,導致乘客重心靠后,于是車在比例上產生長機蓋、重心靠后等特征,為了展現運動感,還會把輪包做得更強壯。而經濟型的轎車,由于發動機的布置,空間利用率的因素影響,乘客的位置往前移,重心靠前,這樣的結果就顯得比例不夠豪華。

 

 

在新能源時代,平整的底盤讓我們能夠擺脫發動機的影響,打磨出更好的比例,所以 Hyper GT 既有低趴的動感,還有 A 柱傾斜降低風阻使車更有一體感、重心靠后更有豪華感,同時,開門的部分也能做得到很大,可以說兼具各種優勢。

 

 

還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懸浮式 C 柱,這一設計讓車顯得更為飄逸、整車顯得更輕盈、揮灑。

 

 |語  言

 

我們的「風生水起」設計語言比較極簡、圓潤,同時還加入了更多情感化的東西。車的姿態前低后高,前圓后方,在水滴的基礎上有楔形的既視感,配合裙線和陰影加強運動特性,給Hyper GT 注入傳統賽車靈魂、精神。

 

 

 |細  節

 

為了營造新能源感,前臉乍一看好像只有一雙「眼睛」,格柵是藏起來的,只有車運動的時候才會打開。為了達到功能和形式的統一,我們也做了電動尾翼,當用戶高速過彎時,升起的尾翼能夠提供下壓力,防止車身打滑,而用戶不需要的時候,可以把尾翼收回,保留平整一體的尾部。

 

這樣看來 Hyper GT 和市面上很多新能源車都不一樣,比如沒有一些大眾常理解的類似于「瞇瞇眼」式前燈的新能源特征,是有什么思考嗎?

 

GAC DESIGN:

新能源的核心是追求極致,許多車的造型會追求極小的極致,就像瞇瞇眼,一旦這個設計被接受,就產生了「路徑依賴」,大家一窩蜂都做極小的瞇瞇眼。

 

然而,極致不止一種做法,極大、極小都是極致,創新就是要勇于突破,所以我們走另一種路線,通過極其強烈的對比感,繁簡對比去達到這種極致。

 

比如我們的電極大燈。

 

 

首先,它是一種極度符號化的表達,它的靈感就來源于電路圖里的電源符號,大家一看就有共鳴。

 

 

其次,它細節非常精致,每一個切割面都像經驗老到的鉆石切割師精密打磨而成,亮起時光束猶如在強電壓下瞬時爆發的脈沖電流,和極簡的前臉形成強烈對比,形成戲劇性的沖突感。

 

 

 

尾燈也是如此,相比頭燈,它更像是自然界的鬼斧神工,像從地下長出的天然紅水晶原石,充滿能量,和精密打磨的尾部反差強烈。

 

 

不過,我們也保留了一些用戶喜愛的,能夠代表新能源先進性和象征意義的設計——旋翼門。

 

 

在功能上,無邊框的設計不僅讓旋翼門氣質剛強,更節省了車頂的位置,讓 A 柱更矮,與隱藏式門把手一起削弱了側風的影響。在形式上,給用戶驚喜,讓用戶最直觀地體驗到新能源車的張揚、新潮。

 

 

最后想問一下,和傳統燃油車相比,新能源車為了實現更多智能的功能而增加很多零部件,這些會不會增加設計的難度?如何解決?

 

GAC DESIGN:

難點在多與少的平衡,少是指視覺上信息要盡量少,多是功能需要越多越好,所以設計必須「準確」。

 

 

風刃格柵舉例,我們要通過格柵的兩種狀態實現主動進氣這一功能,在普通人看來,在方框上切一個口開合不就行了嗎?

 

 

而對設計師來說,閉合狀態要保持車頭形態的完整性、宛如液鈦金屬的弧度、精密感,使得車載造型上好看,開啟狀態要延續這種形態,還要考慮空氣的流通量和方向,那么切割的線條就要無比準確,差一分一毫,都會影響功能和美觀。

 

所以我們從確定開口形狀到開口角度,進行了無數次的打磨,每一條線條都是千錘百煉。

 

 

例如,雷達、傳感器等這些零部件為了和車身融合,我們進行了集成式處理,在保證功能不相互影響的情況下調整位置,經過了無數次嘗試,達到「準確」的標準,才把車前兩個攝像頭集成在一起,做成了一個完整的模塊,減少視覺上信息。

 

說到這里,相信大家可以看到,Hyper GT 從概念定義到造型語言,再到諸如傳感器等新興部件,都在展示著新能源汽車的設計創新。而這一切的核心,也是AION 品牌全新設計理念和美學的應用,從理論思考到設計實踐,才成就Hyper GT 這樣的設計巧思之作。

 

訂閱我們

您可訂閱新聞簡報,以及時了解我們的最新消息、產品和活動

訂閱
国内大量揄拍情侣在线视频99,欧洲一卡二卡三乱码新区,处破学生毛都没长齐在线播放,国内精品自国内精品自线小说